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拯救北京地下水 南水北调在行动

拯救北京地下水 南水北调在行动

来源:中国水利网 发布时间:2012-3-14 浏览次数: 更多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民革中央了提出“关于改变治水观念,提高抗旱能力的提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69号决议”。这条提案的第六条建议称“利用南水北调的中、东线工程,尽可能将丰水期泄入大海的江河之水导入华北干旱地区,并把水回灌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库,是防止旱情发生的手段,也是减少汛情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防汛抗旱的重点。”这个建议引起会议热议,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水资源保护的话题。

        近年来,全国出现的旱情越来越多,北方地区城市缺水愈演愈烈。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去年用水36个亿,其中20多个亿来自地下水,剩下的10多个亿是地表水。北京10多年来超采的地下水超过56亿立方米,相当于抽干了2800个颐和园昆明湖。目前,北京地下水水位已下降到平均24米左右,超采数十年,北京已处于一个26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大漏斗上,被列入地面下沉城市之一。

        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为此,北京拟计划2014年南水北调之水进京后加大回灌地下水力度。采取人工回灌方式涵养地下水,实现北京地下水的补采平衡。

        面对地下水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专门走访了相关部门,采访了有关专家,通过采访向读者进一步介绍南水北调工程在缓解水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状:北京超采地下水问题严重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大都市,并且与中国北方大多数城市一样,水资源主要靠天然降雨,约2/3的用水来自地下水。资料显示,一个地区保证生态平衡水资源利用率应在40%以下,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以下属缺水,500立方米以下属严重缺水。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城市。

        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由于水资源匮乏,整个华北地区的用水超过70%是依靠地下水。

       由于长期大规模开采,海河流域累计地下水超采量1307亿立方米,黄河流域累计地下水超采191亿立方米。华北地区的地下水透支已达1200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目前有近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京、津、冀三地由于地下水超采而造成的漏斗区,总面积已超过5万平方公里。河北省地质勘探部门的资料表明,由于地下水超采,河北省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目前普遍比几十年前下降了40~60米,形成7个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华北地区或成为世界最大的漏斗区。

        北京超采地下水更严重,每年地下水水位下降1.3米左右。目前,超采深层地下水量占每年黄淮海地区超采地下水总量的40%左右。

         2007年,北京的交通要道西大望路发生塌陷,坍塌面积约近百平方米。形成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6米、深五六米的大坑。坑内一根直径50厘米的水管断裂,四五条通讯光缆也发生断裂。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北京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称,自2000年以来,超过1/3的北京市自来水供水管线破损开裂是由地基下沉引起的,而且水管破损现象多集中在地面沉降发育较严重的朝阳区和东城区。

       “目前,京津冀地区超采地下水至少1000多亿立方米。人们生活用水遇到困难,一是没水喝,二是水质不达标。”水利部海河委防汛技术顾问魏智敏说。

        水质明显低于从前,对于大部分北京市市民来说体会更深。“像喝一盆粥,刚开始喝上边的都是稀的,越喝到下边越稠。”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以此来形象地介绍居民自来水水垢变多,水质越来越差的现状。

        面对北京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状态的现状,尽快提供新的、足量的、稳定的水源,调水成了必然。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将有1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进京,北京市将用3~5年的时间替换下城区800多口水质恶化的自备井,这样就能减少一部分地下水开采量,达到涵养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届时,北京的水质将明显好转。

        作用:南水北调之水将有效缓解缺水危机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型缺水的战略措施,目标是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节水、挖潜的基础上,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总调水规模达448亿立方米,相当于给北方地区新开辟了一条黄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5%,直接惠及人口达5亿以上,润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为44座大中城市解决缺水之忧和择水之苦。

         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目标为: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2003年《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了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源、节流、污水处理回用、水资源保护、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调整水价、合理配置水资源等措施,保证城市用水的基本需要。《规划》明确对城市地下水控制开采做出规划:南水北调通水后,地下水总开采量将有所减少,地下水超采现象将逐步被禁止,2010年及2030年计划开采量下降为49亿立方米左右。受水区2005年、2010年、2030年分别削减地下水开采量17.49亿立方米、37.99亿立方米、37.53亿立方米。河北省提出在调水初期,除满足城市用水外,尚有少量余水用于缓解地下水超采,改善地下水环境。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全线开工,部分完建项目和生态保护等已发挥综合效益,惠及沿线省市和人民群众。中线京石段工程自2008年9月开始至今已3次调水入京,累计调水量超过11亿立方米,高峰时段供水量占到北京城区自来水供应总量的65%左右,形成了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新通道,提高了北方地区水资源调控能力,有利于优化配置水资源,抵御严重自然灾害。东线部分完建工程继续发挥排涝抗旱效益。

        针对北京市供水管网发达,水井分布广的特点。南水北调通水后,可以借助现有管网、水井等实施井灌。受配套工程建设影响,河南、河北两省受水区对中线水需求量小于规划多年平均分水量,就可以将这部剩余的水量转移给北京。若按年平均输水量将近16亿立方米计算,除部分直接供给北京市生产生活用水外,其余的水量可以回灌地下。

        南水北调通水后,良好的水质除了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外,通过在工程沿线各地建设调蓄水库和利用自然湖泊,可较大地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尤其是通过适时调引长江流域的洪水,入注沿线调蓄水库,不仅可以减轻水源区防洪压力,而且为北方地区农业灌溉、回补地下水等提供水资源保证,有效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超采局面。工程实施后,每年可间接增加生态和农业用水60亿立方米,使北方地区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观点:南水北调之水进京将持续涵养地下水

        “南水北调之水进京后,可以使北京地下水的整个水环境得到修复,从而保证北京市供水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生态环境组专家王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到2014年,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将关闭大部分水井,地下水位将逐渐恢复,地下水得到休养生息。地下水回灌,相当于修建了一座地下水库,可将丰水年多余的水或汛期的洪水储藏起来,供枯水年或枯水期之用;将南水北调多余水量调入密云水库,为北京市供水提供安全保障。北京市高层建筑物、地下设施众多,地面沉降将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南水北调通水后,地下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且逐渐恢复。

        对于南水北调是否能完全取代地下水的开采,王浩认为,南水北调来水后,增加了北京地表水的利用量,为地下水的涵养提供了空间,提高多水源供给的灵活性。但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具有水质好、处理简单等优点,当发生突发事件地表水不能正常供给时,可以直接抽取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仍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参与研究回灌地下水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文君介绍,除雨水收集回灌的思路外,还有一种考虑是利用南水北调管道维护的水,南水北调不进水期间,维护冲刷管道的水可以通过收集储存,回灌到地下。

        南水北调是华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持续激增,单靠调水并不能完全解决华北地区水危机的全部。

        据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京善介绍,除了禁采地下水、利用南水北调引用外来水源等措施,河北省今后还将通过雨水回灌、打深井引雨水进入等措施恢复地下水水位。立足本地,通过节水、治污、利用再生水等新的水源来缓解当前已处于崩溃边缘的水危机,才是长久之计。




南水北调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