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业网
技术论文
     标题
区域集中消火栓给水系统探讨
简介: 提出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概念。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例 ,通过典型工程实例列出常见的几种区域集中消火栓给水系统 ,比较其优缺点 ,并对区域集中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131
乳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
简介: 介绍一种乳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UASB +TF(滴滤床 )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技术投入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107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
简介: 研究了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稳定塘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聚酯纺粘长丝布填料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的特殊功能 ,认为该工艺在较高负荷下处理生活污水 ,出水可达《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 5...
189
浅谈卡箍接头配管系统
简介: 对于焊接法兰施工和螺纹连接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 ,并与卡箍接头的施工性能与安装进行了比较。
108
浅议城市雨水渗透
简介: 随着城市的发展 ,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 ,雨水径流量也相应增加。
106
浅议蒸汽冷凝水的有效利用
简介: 针对城市集中供热蒸汽采用单管输送而没有冷凝水回收措施的作法 ,提出了应在工程设计中除采用传统的蒸汽间接或直接加热方式外 ,还应积极采用变声速增压节能换热器装置 ,以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
136
浅淡游泳池平衡水池的设置
简介: 介绍了游泳池系统中的平衡水池及其设置条件。认为顺流式 ,逆流式 ,混合式循环游泳池应分别采用水面平衡池 ,水量平衡池及溢流回水箱方式。
188
啤酒废水处理设计剖析
简介: 结合重庆第二啤酒厂废水处理工程的实例 ,介绍了国内啤酒废水处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和主要设计参数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138
某市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简介: 以西南某城市第L水厂出水和管网水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特性以及AOC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 ,明确了该市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情况。
150
马鞍山市酸雨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简介: 从马鞍山市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入手,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该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原因以及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并结合马鞍山市有关环境资料对该市酸雨发展趋势作了较深的分析,也对酸雨污染控制对策作了一...
138
黄河水中氨基酸对Cu(Ⅱ)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等温线的影响
简介: 研究了黄河水中Cu^2+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等温线以及酪氨酸和谷氨酸对等温线的影响。
143
微回流管封闭回流应用于放心水中COD检测的方法研究
简介: 研究了耐高压的微回流管封闭回流装置来消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试验确定各试剂最佳用量替代HACH公司进口试剂包,建立废水中COD测定的新方法。
196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化学反应的研究
简介: 研究了高氯样品COD测定中的化学反应,发现测定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gCl2,并推断了Cl^-在COD测定中的反应机理,讨论了AgNO3、HgSO4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当AgNO3不足与过...
124
密云水库浮游藻类和细菌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简介: 为评价密云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水库水面不同方位和不同水溶分别布点采样,对水库水质的浮游灌类群落结构,密度和卫生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水体浮游藻类总量有增加趋势,但主要群...
130
张掖地区造纸厂废水灌溉区域微型生物调查研究
简介: 通过对造纸废水流经灌区不同点进行微型生物监测,从微型生物的指示性角度出发,来说明造纸废水水质污染状况。通过监测得知。
127
太湖污染与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简介: 太湖流域是我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文章以太湖为研究区,围绕湖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应用遥感和GIS一体化的方法,提出了建立太湖环境动态监...
142
人工泳池水质的模糊综合评判及分析
简介: 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人工泳池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判泳池水质状况,分析水质参数间关系,探讨了该方法应用的可能性。
177
荧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硫化物
简介: 研究了以汞(II)-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硫化物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当硫离子浓度在1.0×10^-8-9.5×10^-6mol/L范围时,体系荧光强度与硫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
120
水体中酚类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简介: 对国内外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现有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体中酚类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125
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简介: 介绍了入世后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加强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和我国环境监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