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业网
技术论文
     标题
膜萃取防止溶剂污染的优势
简介: 本文以3%TBP/苯酚/水为实验体系在不同的膜器中对膜萃取过程中料液对萃取剂的夹带,即溶剂的二次污染进行了研究。在保持膜两侧压降不变的情况下对进口和出口处料液的COD值进行了测定,并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方...
126
双极膜制酸碱的实验
简介: 本文报导了自制双极膜的工作性能,利用双极膜水解离效应将盐转化成相应的酸和碱,对此工艺及操作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如电流密度,膜电压降、电流效率之间的关系。
185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水中的钙含量
简介: 介绍了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水中钙含量的方法,并对影响测定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119
膜蒸馏方法分离浓缩透明质酸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简介: 本文介绍了应用减压膜蒸馏分离技术对透明质酸热敏性水溶液的浓缩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膜孔直径为0.15μm的聚丙烯微孔疏水膜可使原料液的浓度提高1.8倍以上,透明质酸截留率为85%,并探讨了循环时间,...
139
荷电微孔滤膜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简介: 本文研究了以天然多糖为荷电剂,用浸涂法制备的荷电微孔滤膜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制膜工艺及操作条件,如溶液组分,温度及pH值等吸附性能的影响,为荷电微孔滤膜的使用提供依据。
143
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研究进展与磁场效应作用下强化絮凝的探讨
简介: 本文综述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的研究过程和进展,分析了其絮凝过程机理,对磁场作用进行探讨。认为磁效应对水体颗粒可加磁引力、促进颗粒絮凝、但其使用效果将取决于水体性质及磁作用参数。
152
生物吸附剂BAP对Cu^2+的吸附研究
简介: 本文研究了溶液PH和混合程度对生物吸附剂BAP的Cu^2+记吸附性能的影响,及相应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吸附方程,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情况。
187
复合絮凝剂APSA的研制与效果试验
简介: APSA是含铝离子的聚硅酸,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135
壳聚糖膜对水/乙醇混合液的渗秀汽化性能
简介: 本文探讨了在料液中加入微量组分对壳糖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140
流态化强化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过程的传质传热
简介: 针对氧化还原功能纤维回收贵金属过程为扩散、传质控制的事实,提出用传质传热速率高的流态化技术强化该过程。
116
不同铁盐的光解对水溶性染料溶液的脱色研究
简介: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铁盐「Fe(ClO4)3、Fe(NO3)3、FeCl5和Fe2(SO4)3」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解对水溶性染料溶液的脱以作用。
165
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反冲技术研究
简介: 对陶瓷微滤膜加嘏偏钛酸颗粒过程中应用反冲技术控制膜污染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反冲压力、时间和周期对反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冲条件;比较了有无反冲存在下,操作参数对膜通量及其下降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反冲...
153
微孔TiO陶瓷膜的制备和性能和初步研究
简介: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担载锐钛矿型TiO2陶瓷膜,制备溶胶时所加CH3COOH起控制Ti(OC4H9)4强列水解的作用,加入量为:CH3COOH/Ti(OH4H9)4=8-12,溶胶粘度4-6Pa...
144
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制革工业废水的研究
简介: 本文研究了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制革工业废水的效果。试验表明,聚硅酸锌絮凝剂对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80%,浊度的去除率达98%以上,总Cr和S^2-的去除经达90%以上。
137
改性水渣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研究
简介: 以钢铁企业炼铁工艺产生的高炉水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黏结剂和成孔剂,经预处理、配料、混合、成球、烧结制得轻质高强的烧结水渣滤料。
144
高锰酸钾强化混凝_陶瓷微滤膜集成工艺处理水源水研究
简介: 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陶瓷微滤膜集成工艺处理水源水,主要考察了不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集成工艺中膜污染状况和出水水质的影响。
165
给水管网中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及形成过程研究
简介: 分别在静态管段浸泡和动态管网模拟试验下,探讨水样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和停留时间以及管网水中浊度和总铁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以期达到对管网水中颗粒物的形成过程的了解。
161
大型溞和发光细菌对城市水源地典型污染物敏感性比较研究
简介: 以发光细菌和大型潘为测试对象,利用Delta tox毒性检测仪和大型潘急性毒性标准测试方法测定了城市水源地水体中常见典型污染物如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类药物对发光菌和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的影响。
115
粗滤慢滤技术在西北村镇集雨窖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 针对西北村镇集雨窖水污染现状,采用粗滤慢滤组合净水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自然挂膜确定了膜的生物稳定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53
臭氧对生物增强活性炭系统中菌群稳定性影响研究
简介: 为提高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工艺的生物稳定性,进行臭氧工艺对固定的优势菌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