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环保部门严格把好4万亿环评关口

环保部门严格把好4万亿环评关口

来源:新华网 作者:顾瑞珍、丁可宁 信息发布: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09-4-10 浏览次数: 更多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实施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4万亿会不会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新一轮挑战?能否成为中国发展的“绿色引擎”?这些问题触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我们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一定要严格把关。”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语铿锵有力。

        在扩大内需背景下绝不降低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是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鲜明立场,更彰显了环保部门把好投资环评关口的坚定决心。

        目前环境保护部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保增长”的审批举措,同时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2008年全国共关停、淘汰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1100多家,关闭小火电机组1669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能力1400万吨,淘汰落后的炼钢能力600万吨。同时还将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加大污染严重行业的淘汰率。

        环境保护部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在“保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调结构”,地方不能够再搞“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即“两高一资”项目。

        据了解,截至2009年2月底,环境保护部共受理环评申请194个,对存在环境隐患的总投资1040亿的14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造纸等项目实行了暂缓审批或者不予批复。

        “环境保护部审批项目,有一个受理大厅。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规划的、国家明令淘汰和落后的,受理大厅已经不准受理了。”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司长祝兴祥说。他介绍,14个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的项目当中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符合产业政策,但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如目前石化项目对水资源影响论证还不清楚。另外,在启用新钢铁时,老、旧等钢铁是否一并淘汰也需要论证分析。“对于类似项目,环保部门一般都是暂缓或者不批。”

        在保增长、扩大内需的同时,如何保证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成为了环保部门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建设项目设置了‘防火墙’,归纳起来就是‘四个不批、三个严格’。”吴晓青强调。吴晓青解释说,“四个不批”,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高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一律不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项目一律不批。“三个严格”即严格限制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并严格限制审批产业开发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同时,严格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据了解,中央财政专门拨付34亿元资金支付环保部门的能力建设,省级环保部门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也已基本建成。“四个不批 ”、“三个严格”两道关卡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构筑,将环境保护坚守到底。“不能审批的和严格控制的项目,以及‘两高一资’产能过剩的项目,这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高压线,不能碰,更不能越线。”吴晓青说。  




环保部相关新闻信息
4万亿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