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水务市场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水务市场

信息发布: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09-5-19 浏览次数: 更多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2007 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正式爆发。“次贷危机”只是一系列即将上演的危机中的第一场,随后发生的事实表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扩大,渐渐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2000年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严重过剩,迫使美联储从2004年6月后的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利率从1.25%升至5.25%,使美国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提高。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进一步衍生出的金融产品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杠杆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被迫竞相变卖资产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同时大量的恐慌性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会演变成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反过来引发金融资产价值进一步暴跌,银行出现坏账。

        早前有金融专家曾预测:“次贷危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也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重新评估其信贷风险,主动或被迫压缩信贷规模,以修复其严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信贷紧缩将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各种渠道制约美国的实体经济增长,甚至带来经济衰退”。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已经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旦陷入衰退,全球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最近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实体经济衰退的迹象即是明证。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国也出现了外贸订单大幅下滑、出口减少,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现金流枯竭,投资者信心动摇等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的状况,一季度GDP增长同比仅增长6.5%即是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缩影。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水务行业

        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没有哪个产业可以幸免,中国的水务产业也不例外。因水务产业各自侧重的领域不同,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是水务资本市场,此前各投资机构之前积极参与到水务行业里,但目前这些工作都暂停了,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但是对从事水务设备制造、建设和运营服务的企业而言,此次危机的影响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对水务市场而言是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的水务市场需求是刚性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这种现状。中国的发展是靠压低资源价格、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发展并不可持续。新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显示了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环保产业都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作为环保产业重要一环的水务市场(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将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其投资发展的空间几乎是无限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1%;到80年代末期,投资总额超过一百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60%左右;1999年,投资总额达到1010.3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02%,首次突破1%。进入 21世纪以来,这种上升趋势得以继续保持,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已达3387亿元,是2000年1015亿元的3.34倍,年均复合增长 18.78%。环保投资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同步提高,从2000年的1.02%上升到2007年的1.36%。以此预计未来7年我国环保投入年均增速为14%-21%,最终达到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在1.5%-2%左右。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当国家污染削减和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达到 1.5%-2%时,才有可能控制环境污染&#59;当达到2%-3%时,才有可能改善环境质量。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日本自1990年以来,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在1.5%-2%之间,有些年份甚至高于2%;美国1998年污染削减和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也高达1.6%。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中国政府近期公布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内需这两大凯恩斯主义的措施又重放光彩。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因此包括水务市场在内的市政公用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实际上是因为得到金融危机的助推,变得更为迫切了,其重要性又增加了。因为它不但可以在消费内需尚未扩大之前有效增加生产内需,在消费内需扩大之后,还能有效支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期公布的“4万亿 ”经济刺激计划将加快水务产业的发展。4万亿中用于环保领域投资的资金有两块和水务有关,分别是城镇污水治理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了落实国务院的“4 万亿”计划,环保部提出,今后三年中国将从各方筹集1万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保护,36个大中城市要力争明2010年底前实现污水全收集和处理,在“十一五” 规划基础上扩大全国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使全国90%以上县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可以预见,政府必将持续推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倾斜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比如放宽银行贷款、提高水价及污水处理费等。

        从资金供给来看,环保产业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可投资的领域多,资金对投资回报率要求较高,水务产业因为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往往被忽视;而在宏观经济回落的阶段,多数产业遭遇下滑风险,环保产业则由于具有稳定回报的特点反而会得到各类资金的青睐。最近一些企业正在逆势扩张,表明并不缺乏资金。只是不同类型的企业的融资境遇不同而已。

        中国水务投资者的机遇

        中国的水务市场有三种势力,国企的、民企的和外资企业,外资企业跟本土的企业相比有国际品牌的支撑,也有技术、管理上具有先发优势,但其在中国水务市场上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最大的优势显然是资本优势。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美国的、欧洲的金融机构也忙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收缩信贷和投资,不再有低廉的融资渠道了,这直接影响到外资在中国市场开拓。自2008年初外资公司就不再做战略性大的收购了。所以,目前的状况对国内的水务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机会。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务市场的融资需求非常强烈,而具备投资实力的竞争者却在大量减少。与几年前水务市场一个项目动辄若干个投资人竞争的情况相比,市场形势的逆转使得投资人在博弈中占据了优势,降低了进入门槛和资本压力。

        2、流动性降低使得水务资产的市场估值中枢已经开始理性回归了,不论是投资新建水务设备设施还是收购水务资产,都比此前的成本要降低很多。以供水项目为例,此前2倍以上的收购溢价现在已经回归到正常的估值水平。这意味着企业可以用更少的资本来获取资产,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

        3、水务资产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丝毫未受到损害,其稳定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保证了收入的稳中有升,而财务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费用节省又降低了成本。水务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收益反而得到提升。

        4、能力强的水务企业获得了一个资本重组和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当水务市场市场情绪高涨时,一部分资本实力小,融资能力差,技术、管理水平低的小型企业的生存危机被掩盖,金融危机来临,水务行业必将进行一场优胜劣汰的战争,这些企业或者消失或者被收购,对于具有实力的水务企业,正是一个扩张的绝佳机会。

        金融危机让水务行业感到了阵阵寒意,但实在没必要感到恐慌,因为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正在浮现,投资人仍应保持对水务资产价值的的专业判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于志存高远的水务投资人而言,在谷底时仅仅靠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费用是不够的,还要以低成本扩张资产,才能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享受到最好的成长和回报。




金融危机相关新闻信息
中国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市场研究】
标题 浏览 时间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及市场化进程--调研报告 660 2006-9-8 0:00:00
张宗祜:中国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报告 908 2006-11-3 0:00:00
浅析国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 760 2006-11-3 0:00:00
中国城市水业发展研讨 691 2006-11-13 0:00:00
国外阀门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695 2007-1-23 0:00:00
中国水务项目市场分析 1129 2004-7-26 0:00:00
城镇供水行业新增水质检测项目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771 2004-7-26 0:00:00
开发建设洋口海港的可行性研究 2401 2005-9-6 0:00:00
阀门销售额将达到500亿美元 719 2009-1-15 16:50:11
快速发展的泵业市场 997 2009-1-15 16:52:15
打印本页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