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西安万元GDP取水量七年降六成 治污又引水

西安万元GDP取水量七年降六成 治污又引水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记者 桂维中 发布时间:2010-3-26 浏览次数: 更多

24日记者从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上获悉,自2003年以来,我市(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用水总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万元GDP取水量7年降六成

几年来,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中,通过加强城乡节约用水工作、提高供水价格、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功能,我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逐渐由制约因素向支撑因素转变。

据介绍,目前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初期的2003年相比,我市的万元GDP取水量由187.18立方米下降到77.85立方米,下降了58.41%,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159.28立方米下降到66.25立方米,下降了58.41%;国民生产总值由946亿元增长到2190亿元,增长了1244亿元,增幅达131%,用水总量由17.72亿立方米下降到17.06亿立方米,下降了0.66亿立方米,降幅3%。

治污加引水实现人水和谐

近几年来,通过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27万立方米/日提高到78万立方米/日,随着各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投产和河流截污工程的实施,渭河、沣河、浐河、灞河等河流城市段的水质明显改善;通过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综合治理, 河、太平河、漕运明渠、幸福渠及城市主要排水渠道的排水能力明显提升,城市内涝大大缓解。

通过实施引水进城工程,大水大绿工程,把大峪河水和沣河水分别引进曲江新区、兴庆湖、护城河和汉城湖;通过对浐河、灞河、渭河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以汉城湖、曲江南湖、浐灞河城市段为代表的一批水生态景观工程,新的城市生态水系架构基本形成,整个城市充满了灵性和活力。

生态水面周边成为城市建设新区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治水的生态效益正在转换成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人水和谐的目标。

“大水务”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2009年7月1日,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将以往分散的供水、水运营、污水处理等业务整合为一,解决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资源分散、效率不高、机制不活、管理落后的问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表示,这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化水务体制改革,统筹水务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水务产业的重大举措,为高效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体制保障,对于促进西安市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推动城市水务发展和保证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的涉水事务已经步入了一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