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江苏因地制宜研发治水技术

江苏因地制宜研发治水技术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 发布时间:2011-1-26 浏览次数: 更多

编者按

     河湖治理是很多城市的大事。如何根据河湖特点,寻找到合适的技术?如何让城市里的母亲河重新拥有清洁的水质?河道水质的改善,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技术的大胆创新和突破,江苏省在各地的实践或许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苏州

  水体氨氮如何除?应用微生物技术治理河道

  河道里散发阵阵恶臭的淤泥是一些微生物菌种的“美食”,在它们“饱餐”之后,黑臭的水体逐渐恢复清澈,这种“奇事”最近发生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浦。

  经过3个多月的微生物治理,昆山市千灯浦整治河道水域水质由不合格变为Ⅳ类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这是苏州市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与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作的“千灯浦氨氮达标治理研究课题”的成果,也是苏州环保产业园首次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微生物技术。

  据了解,千灯浦北至吴淞江,南入淀山湖,河道纵贯昆山市千灯镇全境,长约13公里,是昆山境内主要河流干道,为昆山提供工业、农业用水。2009年3月,环保产业园与昆山工研院开始合作展开微生物环境技术治理水体氨氮的研究工作,并于2010年开始河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生物氨氮去除率水平从40%左右提升到50%。

  不同于添加化学试剂处理方法,千灯浦项目采用了微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对河水中氨氮等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使河水得到净化。据介绍,微生物能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以及简单形式的无机物,由于污染物的生化转化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酶催化即可高效并相对彻底地完成。因此,这项技术的处理费用低廉,而且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实现变异等特性。另外,废水生物处理法不加投药剂,可以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解决流动水域微污染的问题。

  “生物治理是指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使其在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目的。”据昆山工研院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在河道中利用微生物清淤与机械清淤相比,既无二次污染又大大节省了处理费用。在城市住宅环境中,可以通过现有的化粪池和管道培养、优化兼氧厌氧微生物,增加高效微生物种的菌群数,强化其净化能力,再通过人工湿地进行水处理,最终可实现生活小区污水零排放和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南京
  模仿鲢鱼、鳙鱼的滤食功能应用仿生技术清除蓝藻

  远看像条船,大口“吞”进含有蓝藻的“脏水”,“吐”出澄清的优质水——这就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研制成功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作为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这个项目刚刚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种设备最大的亮点是‘仿生’”,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朝告诉记者,“它主要模仿了鲢鱼、鳙鱼的滤食功能,既能清除水中蓝藻,又节能环保”。李文朝说,像鲢鱼等鱼类用嘴巴吸入水后,再通过发达的腮部往外“滗水”,在这个过程中,将藻类、浮游生物等“截留”,作为自己的“美食”,这套设备的设计原理就来源于此。

  据李文朝介绍,这种蓝藻清除设备长13米、宽11米,由载体平台、分离铲、腮式过滤器、摇振浓缩筛等部分组成,还装有动力装置,可以像“船”一样在水里移动。腮式过滤器仿照了鲢鱼的腮部,不但密度高而且层数多,再加上过滤面高达540平方米,保证将其经过的蓝藻“一网打尽”。

  配合“腮式过滤器”,这种设备还装有摇振浓缩筛,这种筛子将前一级过滤出的藻液挤干水分,制成浓缩藻浆,便于环卫人员运输和处理。李文朝说,几个特殊功能加在一起,使得这种设备的除藻能力大大增强。一般的除藻船一小时只能清理20立方米湖水,而这种设备每小时处理量达到1000立方米,就算日本先进的除藻船也远不及此。相对于数10倍工作效率的提高,设备的能耗却比一般除藻船降低了九成以上,真正做到高效低耗。

  由于完全采用物理方法清除蓝藻,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矿物制剂和金属制剂,处理后的湖水十分环保,符合重要水体水质保护的严格要求,因此,这种设备备受青睐。

  李文朝介绍说,目前这种设备已在安徽巢湖等湖泊实地应用。水体中含藻率仅在万分之一时,设备也可将蓝藻“捕获”清除,具有从低含藻量水体中分离蓝藻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城市水源、景观水体等重要水域的高标准蓝藻清除。

  常州

  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怎么办?首创河道真空吸污新技术

  由常州市城乡建设局排水管理处与清华大学环科系合作的真空排水示范工程于近日起进入试运行。

  据悉,自2006年开始,常州市就开始大力实施“清水工程”综合整治,先后完成对市区60多条河道的截污整治,将原来直接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水通过重力收集管接纳到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使河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常州市老城区一些沿河居民区由于建筑过于密集、历史文物需要保护等特殊原因,不适宜进行大面积的雨污分离和管道入户改造。有些住户为了贪图方便,甚至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面对老城区污水收集难的问题,常州市做出大胆尝试,把真空排水技术首次运用到老城区沿河带的河道截污中,把沿河居民区难以用常规重力式截污的生活污水,通过真空系统进行收集处理。据了解,在国内,此项技术以前只应用在F1赛场、地铁站等要求较高的排水系统中。常州市的此次尝试为整个江南城市沿河居住密集区的污水处理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真空排水系统是指以真空作为驱动力,进行污水的抽吸与传输。它与传统的重力式排水系统不同,传送污水的介质采用气流而非清水,能使整个管路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有效截污。

  与传统截污工程相比,真空排水系统对周边地形环境等要求较低,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拆迁或深挖埋管工作。系统管材气密性好、抗腐蚀性强,整个系统在高度密封的同时,又有气流运动,因此不存在管道异味、堵塞、渗漏等问题。

  此次,常州市选取了北市河红梅桥至人防涵洞段作为真空排水示范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河道两侧已装上了管径仅10公分的真空管道,为了让其更好地“过冬”,工作人员特意在外层包裹了厚实的保温材料。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真空管道收集污水能力为300吨/日,主要收集北市河沿线1公里内大大小小约28个雨污混流排放口的污水。真空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先将分散的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然后沿河架设真空管、真空阀及在适宜场地新建真空泵站提供真空度作为动力,把污水通过真空管收集到污水池,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进行处理。

  据了解,这项技术在污水排放变化幅度较大、景观要求高的旅游地区,远离市政管网的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高的老城区等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2011年,常州可能在青果巷、南市河等区域进行进一步尝试。目前,这套系统正在申请相关专利。

 




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