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老工艺遭遇新标准 供水水质面临新难题

老工艺遭遇新标准 供水水质面临新难题

来源:中国水网 发布时间:2011-9-15 浏览次数: 更多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让居民喝上放心水,将是“十二五”北京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一个成果。2014年,“南水北调”水将进京。为适应南水北调来水水源变化,增加超滤技术,为南水北调来水后多水源联合供水提供技术保障。结合饮用水处理领域面临的新的安全威胁,北京市将开展自来水厂的工艺升级改造,攻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原水污染严重。北京、天津等重点大都市因种种优势,较早开始了净水工艺的改进。但即便是这些条件优越的城市,其供水系统对于水源污染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全国大部分水厂的净水工艺已不能适应中国水质的现状。有专家表示,目前集中式供水单位普遍采用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有四大步骤: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这种工艺已经沿用超过百年。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王启山认为,中国的供水机构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改进净水工艺,“水厂还是老工艺,去除不了有机物和溶解态的化学物质。”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认为应该采用更严格的工艺措施来保证水质。

       2007年,我国修订且已正式生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把饮用水水质指标从35项提高到106项,已接近了先进国家的标准。但是,目前我国95%以上的自来水水厂是在现行水质标准颁布之前设计建造的,也就是说,我国大多数自来水厂现有处理工艺不适应提标以后的水质标准,这些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都必须及时进行改进,来应对水质标准提高的要求。

       如果新国标中106项标准得以实现,水质是不是就安全了?

       曲久辉院士曾表示,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的出现,以及这些污染物依存的机制和复杂性使传统的水质标准和水处理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现在生产的化学品有四千万种,有毒化学品是25000种,已经经过较系统的毒性测试有200万种。在目前的水质的标准当中,我们能够考虑到的仅仅是化学品中的一小部分,而为人所熟悉的污染物大多数是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所确定的,而新的污染物的独立数据是非常缺乏的,现实的环境当中人类有意无意将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当中。这些污染物在环境当中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符合污染效应,产生联合的毒副作用,这个会导致水质的更加复杂。

       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水源地污染情况严重,另一方面,社会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愈来愈高,夹在中间的供水机构左右为难。原水水质变差,检测和工艺要求提高、成本上升,同时又要负担公用事业职能,获取的财政投入不足……种种原因使得实力强的大型自来水公司也倍感困难,对于县级水厂等小型供水机构和欠发达地区的供水机构而言,面临的困境不言而喻。
 




北京相关新闻信息
十二五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