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困难重重

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困难重重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 发布时间:2012-2-15 浏览次数: 更多

       水质标准仍存异议 两省尚未正式签约 补偿资金仍未拨付

        近日,安徽黄山市、浙江淳安县环境监测站,在浙皖交界处的新安江水面上,联合取水监测。全国首个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被认为进入操作层面。

       安徽、浙江分处新安江上下游。数十年来,上游的安徽黄山保持着“绿水青山”,下游的浙江则拥有了“金山银山”。下游希望上游继续供应优质水;上游则为环境牺牲了发展机会,希望获得补偿。多方协调下,围绕新安江的生态补偿机制就此诞生。

        早在2007年9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但由于涉及到复杂的关系调整,跨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无法启动。

        浙皖两省启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开启了这个先河。无论经验或是教训,对于其他流域的生态补偿,这都将是极好的借鉴。

        全长373公里的新安江,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六股尖发源后,一路东下,经黄山市歙县街口镇流入浙江省淳安县,汇入千岛湖。姚春生的鱼,就养在街口新安江浙、皖交界处的水面上。

       “靠水吃水”不行了

         2009年,姚春生找到街口镇的王文金,筹备一起投资网箱养殖。

        姚春生所在的深渡镇,不少人在新安江上安放网箱,养起了鱼。据显示,全镇共有网箱养殖户144户,共922只网箱,养殖面积达4.5万平方米,年产值超过737万元。

        姚春生和王文金各出资20多万元,又从银行贷款90多万元,在新安江街口水面上,拥有了1万多平方米的立体网箱养殖区,鲢鱼、鳊鱼、鳜鱼都养。

        鱼苗投下去,一般2年即可养成,“一年几十万收入肯定有的。”就在姚春生期盼收成时,2011年下半年,他接到了政府通知:新安江上的网箱养殖,要全部退养!

        深渡镇党委委员庄国立介绍说,网箱退养,正是为了改善新安江的水质。

        退养之后,政府给予养殖户补偿。“补偿加上奖励,如果全部兑现,差不多能保本。”不过,姚春生真正担忧的是,“今后的生计怎么办?”

        上游3年舍弃130亿元投资

        对于姚春生们来说,一条“生路”被截断了。据黄山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黄山市范围内,至今没有钢铁、建材、冶炼、重化工、印染、制革、纸浆造纸等产业,“就是为了保住这江水。”

        这些行业并非历来就不存在,而是黄山主动关停。“十一五”期间,黄山共关停淘汰各类污染企业150多家,完成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65个。对于所有建设项目,严格环保准入,防止和杜绝破坏生态、影响环境的项目落地建设。近三年,黄山共拒绝外来投资项目140多个,投资总规模达130亿元。

          一边是“拒绝”投资,另一边则是更多的环保投入:40多个生态环保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村庄环境整治,完成投资11.7亿元;绿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投入10.7亿元;从2011年起的3~5年时间,实施500个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都与新安江治理有关系。

        下游千岛湖日趋富营养化

        境内新安江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优良率为100%,明显好于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水系的水质。

        然而,作为仅有150万人口,经济总量偏小的地区,“地方百姓发展的愿望也是很迫切的。”上述黄山市环保局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10年,黄山市的人均GDP,仅相当于下游杭州市的33.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杭州市的50.9%和52.7%。

        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饿着肚皮保生态这让不少上游沿江居民颇有怨言。

        浙江对上游的来水水质,似乎并不特别满意。

        千岛湖的入湖水量中,有60%来源于黄山地区。因此,上游来水水质的优劣,对千岛湖的水质有着决定性作用。

        “近年,千岛湖水质总体良好,但水环境安全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浙江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喻志钢说,2001~2011年,千岛湖水质为Ⅲ~Ⅳ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从营养状况指数变化看,呈逐年上升趋势,富营养化风险逐步加大。”

         千岛湖不仅是浙江重要的旅游区,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长三角战略备用水源。正是基于保护千岛湖的考虑,浙江才提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8年努力促成生态补偿

        上下游两省,因此一拍即合。然而,生态补偿机制从酝酿到实施,前后经历了长达8年的时间。

        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始对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进行调研。2005年,黄山市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进行了新安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研究,生态补偿问题开始从定性向定量研究发展。

        2007年,浙江省向全国“两会”提交了提案:《关于建立新安江流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议》。

         两省间真正的协商从2009年开始。当年8月,环保部制定了《新安江流域跨省水环境补偿方案》,并在杭州召开由浙皖两省参加的协调会。

        在几易其稿后,2011年10月8日,财政部、环保部共同下发函。实际操作则先于文件的下发。2010年12月,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成为全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的首个试点,启动资金5000万元。2011年3月,试点正式实施。

         争议焦点:水质标准如何定

        根据123号文件中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国家层面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共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3亿元,浙江、安徽各1亿元。

        《实施方案》规定,环保部每年组织安徽、浙江联合监测跨界水质,并以省界断面达标的水质为基本标准。若安徽提供的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由浙江给予安徽1亿元补偿;若安徽提供水质劣于基本标准,则由安徽给予浙江1亿元补偿。中央财政3亿元,则定向补偿安徽。

         然而,尽管《实施方案》已经成文下发,但双方的争议却仍未结束。

         喻志钢介绍说,水质标准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安徽要求以河流三级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要求以湖泊二级标准评价。”

         经过多轮协商,两省最终达成共识,不以现有的水质标准作为考核依据。而以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等4个指标近三年(2008~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考核的基准值。以此测算补偿指数,核算补偿资金。

        尽管是各方多次协商的结果,但浙江省对于补偿指数的测算公式,仍存有异议。

        而安徽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称,近年黄山出现了干旱化趋势,1999~2009年年平均径流量只有27.45亿立方米,比前一个十年减少26.8%,“直接后果就是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

        此外,上游地区至今没有大型生态用水调蓄工程,既无法削减洪峰,也无法调控平衡季节供水,“一旦遇到较大的降雨和干旱,新安江不是泛滥成灾便是自然断流。”


         由于对补偿方案仍有异议,目前两省间的正式协议,仍未正式签订。事实上,对于补偿方案,浙皖两省都还另有诉求。

        浙江淳安县由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原淳安、遂安两县29万人口离乡背井,远走他乡,目前的《实施方案》里并没有体现淳安的诉求。

        而安徽则要求国家提高补偿额度。黄山市环保局负责人认为,补偿资金应该适度逐年提升,否则无法体现“补偿”的含义。

       “相比安徽在保护新安江上的环保投入,5亿元资金实在不算多。”黄山市环保局负责人说,这部分资金连维持现有环保项目的运行成本都尚不够,“机会成本丧失的补偿、工程项目运行费用的补偿,都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监测相关新闻信息
水质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