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氨氮废水处理从源头化解蓝藻危机

氨氮废水处理从源头化解蓝藻危机

来源:中化新网 信息发布: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2-7-31 浏览次数: 更多

7月31日,在北京召开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废水资源化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上,宋云华教授介绍到,我国全年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超过30万吨。其中,石油、化工、农药、轻工等行业是氨氮废水主要排放源。

太湖蓝藻事件、巢湖蓝藻暴发,中国湖泊此起彼伏的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废水”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如此,氨氮废水还增加给水处理成本;引起鱼类等生物的死亡,并使水体发黑发臭;转化为亚硝胺,对人及生物有具有致癌、致畸胎作用,以及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影响废水的再生利用等。北京化工大学宋云华教授为大家描绘了氨氮废水触目惊心的“罪状”

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了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化工行业氨氮废水减排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涉及石油化工、化肥、农药、纯碱、轻工等多个行业。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确保到2015年实现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

但是,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传统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效率低、能耗高、成本高。为此,宋云华教授建议我国科研单位和企业,要针对氨氮排放控制指标的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研究开发高效处理及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实现氨氮减排及资源化利用。

宋云华教授以汽提脱氨技术为基础,提出了要研究开发以下关键技术:一是高效脱氨技术:氨氮脱除率最高达99.9%以上。二是节能降耗技术:氨氮废水蒸汽单耗最低可降至30kg以下。三是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回收氨气、氨水、液氨、硫酸铵。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及装置系列化、成套化。技术指标要达到废水处理量1-125吨/小时、处理浓度1000-80000mg/L,实现自动化控制。

据悉,北京化工大学已开发出四项高浓度氨废水处理成套技术。其中,汽提精馏脱氨技术:采用蒸汽汽提加精馏工艺技术,对废水中氨以15-20%浓氨水、高浓度氨气或液氨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蒸汽单耗一般为150-180kg/吨废水;双效节能汽提脱氨技术:采用双效汽提加精馏工艺技术,废水中氨以10-20%浓氨水或者高浓度氨气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蒸汽单耗一般为90-110;kg/吨废水;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采用汽提脱氨、硫酸吸收、双效蒸发等工艺技术,将废水中的氨以固体硫酸铵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蒸汽单耗一般为30-40;kg/吨废水;超重力汽提脱氨技术:采用蒸汽汽提+精馏工艺技术,对废水中氨以15-20%浓氨水、高浓度氨气或液氨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采用新型过程强化设备—超重力设备作为汽提及精馏设备。

上述技术已在中石油宁夏化工厂、山西太原化工厂、BASF南京催化剂厂等几十家化工厂得到运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蓝藻相关新闻信息
废水处理相关新闻信息
化解相关新闻信息
危机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