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不同曝气方式对底泥吸收磷的影响

不同曝气方式对底泥吸收磷的影响

文件大小:0.31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09-11-16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曝气方式  磷吸收  磷形态  底泥  
【摘要】以河流底泥为材料, 模拟研究了不同曝气方式( 底泥曝气、 水曝气) 对底泥吸收磷的影响及对上覆水 DO、 pH值、 浊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底泥曝气可有效恢复水体溶解氧水平, 并且 pH 值保持稳定; 而水曝气仅在曝气期间, 溶解氧水平较高, 停止曝气, 溶解氧迅速下降, pH 值变化显著。底泥曝气可以有效促进底泥对磷的吸收。底泥总磷的净增加量达到 187.2 mg/kg, 而 Ca-P 的净增加量为 172.2mg/kg; 水曝气对底泥吸收磷的强化作用一般, 总磷的净增加量为105.4 mg/kg, 并较为均匀地分配到 NH4Cl-P、 Fe-P、 Ca-P 三种形态中。
【部分正文预览】

通常,影响磷在水 - 底泥界面迁移转化过程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 环境因子 ( 温度、 溶解氧、 扰动、
pH 值、 微生物等)[1-3]和底泥的理化性质 ( 磷的赋存形态、 有机质种类及含量、 含水率、 粒径分布等) 4-5]。研究表明:缺氧条件是促使底泥中磷向上覆水迁移的主要原因[1], 即缺氧条件对底泥吸收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曝气方式相关论文
底泥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