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我国部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分析

我国部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分析

文件大小:0.17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01-18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供水管网  漏损现状  漏失因素  
【摘要】对我国620 个城市2008 年的管网漏损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 分析几处典型代表地域管网漏损情况, 并对辽宁省和广东省供水管网漏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发现相比于国外城市我国供水管网漏损严重, 珠三角地区的管网漏损情况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正文预览】

目前, 我国人均水资源约2 200 m3,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2]。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水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同时, 全国供水管网漏损率约在20%, 致使全国城市供水年漏损量近100 亿m3[3,4]。供水管网的漏损不仅造成高品质水流失, 而且增加了管网二次污染的机率, 影响了供水水量和安全性[2,5]。造成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 管道接口技术、管道及配件材质、管道敷设施工质量、温差影响、水锤、管网老化等。铸铁管道早期接口为硬性接口, 应用较多的是铅麻接口、水泥和麻接口, 这种接口形式容易造成松动, 漏损频率较高[6]。根据现有研究成果[7], 主要管材发生漏损事故的可能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 镀锌钢管> 铸铁管> 石棉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 塑料管(PE、PVC 等) > 球墨铸铁管。我国天津市和合肥市对不同材质管网漏损的统计情况见表1 和表2 [7,8]。管网敷设安装方面造成管道漏水的主要原因为: 管道基础不好、支墩沉陷、接口施工质量差、管道防腐层受损、老化等[2]。除个别城市外, 我国城市的供水管网大多都建于20 世纪40年代至60 年代。埋设年代已久, 腐蚀严重, 其水密性和强度都大大降低, 不仅平时漏水严重, 而且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极易造成管道破裂[2]。

供水管网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