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解决方案 > 用经典技术理论检验和认识河渠流量测验新仪器新方法

用经典技术理论检验和认识河渠流量测验新仪器新方法

文件大小:0.18MB 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 河渠流量测量  河渠流量测验技术  
【摘要】 介绍了河渠流量测量的经典技术、计算理论。对在新形势下由国外引进的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技术方法适用性能作了简单介绍。简述了我国近年来的河渠流量测验技术研发情况。
【部分正文预览】

众所周知,在河渠测流断面上各水质点流速分布不均,其分布情况称为流速场。测流目的就是把断面中各水质点的流速分布测出来,然后绘出流速等值线图,再用两相邻等速线的均值乘以它们之间所夹的面积, 并进行累加得流量。这就是经典测流法,叫流速—面积法[1]。即流速是测出来的,流量是算出来的。用数学公式表达,即Q=V·A,即流量等于断面平均流速速乘以过水面积。为什么把流速—面积法称为国际经典技术方法? 举例,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程在4 000m 以上,高原上有高山、峡谷、平原等。计算高原平均海拔高程时,首先在地图上绘制等高线,然后,从低高程区开始,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平均值,乘以它们之间所包围的面积,沿高程的增高进行累加后,除以整个高原区的面积,即得全高原平均海拔高程。类似的例子,如全国、省、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首先是由于各地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其平均年降水量的求法,就是根据各雨量观测站的年降水量,绘制年降水等值线图, 再用计算平均海拔高程的相同原理计算出平均年降水量。

但是在河渠流量测量中,为了便于实施测流,作业时是在断面的同一起点距上,沿水深垂直方向施测n 个点的流速,然后算出平均值,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垂线平均流速。这种手段转换方法,把一条垂线上本来不相等的各水质点流速,有效地变成了一条等速垂线。由垂线流速再用流速—面法算出全断面流量。为此,河渠流量测验规范规定,(转子式)流速仪法的测量成果可作为率定或校核其他测量方法的标准[2]。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仪器,技术如何先进,在用于河渠流量测验时,检验标准就是垂线流速法的实测流量成果,它就是所谓的“真值”,或相对真值。通常说的“比测”,就是指与垂线流速实测成果进行的对比观测。所以,河渠中垂线流速测流法是水文“看家的本事”之一。它也是对各种类型的先进仪器设备、技术方法进行鉴定和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暂无评论信息


打印本页
相关方案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