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解决方案 > 蓝藻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

蓝藻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

文件大小:0.17MB 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4-02-16 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 博弈框架  博弈均衡  
【摘要】 构建了由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者组成的博弈框架,比较了简单模型、"政府苏醒"模型及"政府唤醒企业"模型3种情况下的博弈均衡状况,借此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政策实施效果。
【部分正文预览】

2007 年5 月28 日, 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 引起无锡市饮用水危机[ 1] ; 6 月20 日, 巢湖西北部岸边湖面上形成大片的蓝藻水华, 并引起水质由Õ类下降为劣Õ类[ 2]; 6 月24 日, 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爆发蓝藻, 水质降为劣Õ类[ 3] 。三大著名旅游景点相继爆发蓝藻污染, 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6 月11 日至6 月30 日短短20天时间内, 国务院2 次在无锡召开会议商讨蓝藻治理问题[ 4O5] , 各大媒体也就蓝藻污染和治理措施展开评论和报道, 一时间蓝藻治理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其实我国湖泊蓝藻治理工作一直都在进行[ 1] ,自1994 年太湖流域首次爆发蓝藻污染以来, 治理工作从未间断, 有关部门总结了各种措施, 包括生物治理[ 6] 、引水冲污[ 2, 7] 、超声治理[ 8] 、建立预警机制[ 9O10]等, 但收效甚微, 解释这种状况的成因是本文的出发点。

导致蓝藻疯长的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 6O7], 是由于水质污染, 水中磷、氮等的含量严重超标造成的,而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偷排[ 4, 9, 11] 。由此可见, 工业污染偷排是致蓝藻污染的罪魁祸首, 减少乃至杜绝工业污染偷排现象,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污染问题。因此, 分析政策实施效果, 就需要分析政策出台对企业偷排污染行为的影响。
 
本文考虑一个由地方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构成的模型, 在各种政策假设下展开博弈, 通过比较博弈均衡的差异, 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

暂无评论信息


打印本页
相关方案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