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新闻 > 污泥处理行业上演“春秋战国”

污泥处理行业上演“春秋战国”

来源:科学时报 信息发布: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0-6-29 浏览次数: 更多

  专家认为应制定国家标准,但各地标准不能太一样

;;;;;;; 一个非常“热”的领域
;
  “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类似的交流活动很多。虽然我本人参加的不算太多,但动不动不到一个礼拜就会接到一个会议通知。现在大家对污泥的关注要比对污水‘热’得多。”
;
  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的201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上,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厂长马达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和美国贸易发展署联合主办,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协办。
;
  同时与会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表示,污水处理设施高速建设行将结束,而污泥处理处置才刚起步,导致污泥“积压”,成为环境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
  王洪臣的观点实际上也是多位与会者的共识。
;
  污泥处理处置严重滞后于污水处理的现实,使得已经建成投运的大批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大打折扣。大量污泥的无序弃置,不只是污染物从污水往陆地的转移,实际上还使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
  王洪臣透露,2009年,全国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1992座,处理污水量280亿立方米,产生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2005万吨。
;
  随着在建的2000多座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运行,全国年污泥总产生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
;
  马达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所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营单位在污泥处理上的要求都是比较模糊的——“污泥外运处理”,要求不那么高,对填埋和弃置污泥的危害也认识不太清,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可以。但现在寸土寸金,加之人们的环境意识在逐渐觉醒,不让埋、不让倒,污泥处置更成为难题。因污泥处置产生的环境纠纷和冲突在全国时有发生。
;
  “现在国家政策是对的,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有污染的企业就不能进入”。而要建污水处理厂,马达表示,“污泥得有去处。中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不能再整得到处乌烟瘴气”。
;
  活跃的市场须走专业化路线
;
  在会议现场,记者与一位不愿具名的DDI国际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人士有类似感受。
;
  在目前缺少良好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与会代表大都在密集、频繁地交流,相互通气学习,试图了解更多的信息和动向。对新兴污泥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各家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场面很是热络。而设备供应商也都急着想抢占市场份额,透过华丽的专业包装及动人的演示魅力,来博取市场订单。
;
  据称,DDI目前正在研发一种污水处理零污泥排放技术,可将其中所有污染物立即转化成清洁新能源,并估计很快可进入市场化阶段。
;
  这位人士特别对大会参会者作了分析:约200余家参会单位中,包括5家政府机构,17家学术研究机构,23个国家级城市设计单位,以及73家国营及私营企业单位——含3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
;
  一位来自美国的参会者在会议发言中用流利的中文明确表示:为什么到中国来?因为中国市场很大。
;
  国家对废弃物包括污泥在内的处置要求是“四化”,即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
;
  这位人士总结说,目前大部分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耗能过高、成本太大、效率太低、二次污染、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与缺点。
;
  “现在国内的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五花八门什么技术都有。不过,包括国外的一些技术在内,大部分都停留在概念和设想上,根本就没有经过工程实践,或者根本就不能用于工程实践。”陈同斌评价说。
;
  陈同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是国际水协会(IWA)污泥管理专家组成员,因长期从事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土壤环境修复等研究并取得重要创新成果,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
  陈同斌评价,现在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积累和工程经验,绝大部分人是凭常识和个人感觉进行判断,就像盲人摸象,只是从局部了解去推测全局,很少有人能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实际效果。
;
  陈同斌认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水平有高有低,处理成本相差很大。目前,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团队和企业很少,应该强调专业化发展。现在即便是高水平的专业设计院,对于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了解也相对有限。专业设计院对于这些新技术需要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也需要专业的工艺技术依托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以提供工程建设、设计、运行、管理方面的规范和指导。
;
  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展,马达也提到,有待国家出台标准,而且各地标准还不能太一样,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污水的来源和污泥的类型也都不同。
;
  王洪臣曾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总工程师、北京京城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北京排水系统工作过20年,见证了北京排水业的发展。他认为,需求已客观存在,认识已经到位。从资金上,中央及地方财政充足,解决环境问题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向。宏观政策亦已具备。
;
  从方法上,怎样处理处置我国每年产生的3000万吨污泥?王洪臣强调,国家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及其配套政策是解决污泥问题的关键。
;
  中外有别的污泥
;
  到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现场参观,是本次会议的议程之一。
;
  秦皇岛,北戴河、南戴河等避暑胜地都在其辖区内,素有“中国夏都”之称,尤其在夏天,“中央领导来得多,因此对秦皇岛的环境要求非常高”。
;
  现在,秦皇岛5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交由绿港污泥处理厂处理,日处理污泥近200吨。
;
  鉴于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才刚刚起步,在马达看来,很多地方的做法都是试验性的,而且有不少处理厂的日处理量仅10吨,量非常小,没有真正进行工程化应用。
;
  在绿港招标时,有中科博联、西门子等数家公司参与竞标,马达表示,当时感到特别费劲的地方在于,参与竞标的几家公司都没有完全相同的工程案例。
;
  不过,经过仔细比对,中科博联最终胜出。
;
  中科博联在山东寿光有一个日处理300吨造纸污泥的工程案例,而且在生物堆肥的臭气控制这一关键难题上做得很好。略有“瑕疵”的地方,是其虽有造纸污泥处理的工程案例,但造纸污泥的性质与城市污泥并不完全相同。不过,马达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判断,从基本原理看,两者应该很类似,因此最终认可了其智能控制生物发酵处理技术(CTB)。
;
  其实,西门子各方面情况也不错,比如在自动化控制领域见长,也收购了美国某水务公司做堆肥,而且非常想在中国做个试点。退一万步说,保险起见,做不好的话,选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大公司索赔也方便。
;
  遗憾的是,西门子在国外的案例规模普遍偏小。而且从大背景看,中西方的污泥处理环境、标准均不一样,即使国外公司的技术有其先进性,也须符合中国水土、加以改进和完善。
;
  据陈同斌介绍,中外污泥的差别体现在产生量、成分、水分、热值等特性上。就像有些与会者所表示的,欧洲一个国家的污泥产生量还没有我们一个城市大。此外,中国通常是雨洪混用管网,有很多泥沙混进去,污泥的热值低、可生化性相对较差,对干化设备的磨损较大。这是国外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后必须经过研发改进和工程检验的根本原因。
;
  至于国内,陈同斌介绍,全国还有各种各样的污泥处理工艺在进行试验,但多数只做到中试阶段。到目前为止,除CTB生物发酵处理工艺之外,几乎还没有见到被多个工程采用并完全符合行业标准的工艺设备。“从中试放大到生产,不是比例一扩就可以了,其中有很多问题会随之而来。”陈同斌说。
;
  马达说,当时决定选择中科博联是有一定冒险性的。经过一年的实践,现在看,冒这个险值了。他认为,污泥处理处置的各种技术、工艺都需要做几个示范,以给大家做个参考,“这非常重要”,而且有助于国产技术的发展壮大。
;
  生物堆肥处理最适合国情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污泥处置方式焚烧占6%,堆肥占8%,其余86%进行‘填埋’。”王洪臣表示,这是带引号的“填埋”,事实上有些是被随意处置了。
; 
  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各种污泥处理处置的工艺路线都各有利弊。目前所有主流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或技术可以用来解决所有问题。
;
  王洪臣、陈同斌等并不讳言:作为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生物堆肥应该是主流工艺。
;
  污泥的土地利用,通常是指在耕地上投布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是以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改善土壤质量为目的的处理方法。
;
  王洪臣明确表示,厌氧消化(一种类似做沼气的方式)+土地利用(农用为主)的技术路线,应成为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
;
  王洪臣计算,全国3000万吨污泥如被采用,将动态增加3%~10%的营养质循环量;将产生25亿立方米甲烷气清洁能源,可发电40亿度;与其他路线比较,可直接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间接减少400万吨。
;
  台湾大学化工系教授李笃中,曾任IWA污泥处置专家组组长,他曾对《科学时报》记者介绍,国外污泥处置方法一般有4类:填埋、焚烧、投海和土地利用。前3种处理方法由于环境压力和经济压力日益增大而逐渐减少。
;
  陈同斌谈到,现在国外什么样的技术都来到中国,包括有些落后的焚烧技术,以自身利益为主,为赚钱在中国作商业推广。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涛表示,根据中国国情,更多地方适合堆肥。因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污泥产生于土壤,无休止截断循环是不利的,要走土地利用的方向。堆肥有循环性,而且从投资成本来看,在所有处理技术中,是相对最低的,适合我国国情。
;
  从工艺角度来说,生物堆肥的技术方案相对成熟,失败风险较小。美国、欧洲对于污泥堆肥处理都比较重视,研究历史也比较长。
;
  陈同斌同时是农业部肥料登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他表示,从人们担心的污泥农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来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哪里报道过因使用污泥而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实例。污泥农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被夸大了,在正常用量下,污泥土地利用并不会导致土地污染。当然,并不排除因长期大量倾倒污泥(把土壤当做垃圾场)而导致土壤污染的潜在风险。
;
  陈同斌介绍,旨在降低城市污泥重金属影响的钝化技术正在发展,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监管力量加强等原因,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在逐年下降。他的团队对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大规模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
  现在,陈同斌研究团队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组织了几十位同行对污泥农用的泥质标准进行修订。
;
  作为陈同斌团队的成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博士郑国砥介绍,他们在农业泥质标准编制过程中作了广泛调研,调查了100多个专家,包括对农民的调查,形成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已颁布实施,涉及除臭、灭蝇和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控制等。
;
  郑国砥表示:“我们的宗旨就是,在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同时,合理解决污泥出路问题。”
;
  而针对污泥农用的长期试验站也已经开始启动,准备作长期监测。
;
  新的农业泥质标准编制虽然放宽了铜、锌的使用限制标准,但是实际更严格了。
;
  一项污泥处理技术案例
;
  作为污泥处理行业领军人物的陈同斌及其团队,成为与会者追问行业状况的焦点人物。
;
  正是陈同斌团队,以其发明的CTB工艺为绿港污泥处理厂提供了成套技术支持。
;
  该技术是在“863”计划的连续支持下,与中科博联环境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
;
  绿港处理项目以生物堆肥处理为主。事实上,这也是该技术用于山东晨鸣集团造纸污泥生物无害化处理之后,再次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大规模无害化处理。
;
  陈同斌介绍,该技术的优势是发酵速度快、占地面积少、无臭气排放,实现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操作简便,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
;
  作为陈同斌研究团队成员之一,“863”计划污泥处理处置首席科学家高定博士介绍,该工艺还具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能耗小、运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
  自1993年以来,陈同斌一直从事污泥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程研究,先后培养相关领域的博士和博士后20余名,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2005年,中科博联与陈同斌团队联合开发的污泥快速堆肥自动控制系统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此后,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智能控制生物堆肥成套技术”(CTB技术)。
;
  污泥处置算刚起步,如果当肥料卖是有标准的,如果当土壤改良剂使用,在我国就没有标准了。陈同斌团队采用的是美国的标准(即美国环保总署的503条例)和我国已有标准。
;
  目前,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绿港污泥经过生物无害化处理后很抢手,现在主要通过赠送的方式提供给一些单位使用。
;
  在陈同斌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绿港污泥处理厂在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也先后根据工程的实际运行效果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工艺优化和完善。
 ;
  陈同斌认为,中试工程与真正的工程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在目前污泥处理设施运营经验不足的前提下,无论采用哪种污泥处理工艺,不管谁来提供技术支持,都应该请有相关工程经验的专业团队来协助业主运行1年,这样工程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更有保障。否则,业主单位可能会因缺乏相关工程技术经验而面临工程失败的风险。
;
  目前,秦皇岛污泥生物处理工程已经稳定运行1年多时间,证明其工艺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陈同斌说,如果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能够及时跟上,将会在我国迅速形成一个污泥处理处置的战略新型环保产业。

;




污泥相关新闻信息
上演相关新闻信息

暂无评论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

本周热门新闻

本月热门新闻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