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膜技术用于粪尿处理实例应用

膜技术用于粪尿处理实例应用

文件大小:格式:发布时间:2008-12-26浏览次数:
更多
【文献出处】中国给水排水
【中文关键词】膜技术  粪尿处理  实例应用  
【摘要】日本在高层建筑水道设施中,采用膜进行粪尿处理已有十几年之久,效果良好。粪尿中含BOD一般为10000mg/L,生物处理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稀释水。但近年来对市民粪尿处理设施要求严格,不仅处理后的水须满足规定的排放标准(BOD30mg/L、SS70mg/L、大肠菌群3000个/mL),还要进一步降低BOD、SS、N、P及色度。为此,为减轻后阶段深度处理的负担,要求在处理的前阶段达到脱氮的目的,即在生物处理阶段采用不稀释或少量稀释的高负荷脱氮处理法。由于高负荷运转,生物浓度高,用常规重力式沉淀池从事固液分离效果不佳。为克服这个困难,采用了膜分离技术。
【全部正文】

日本在高层建筑水道设施中,采用膜进行粪尿处理已有十几年之久,效果良好。粪尿中含BOD一般为10000mg/L,生物处理时,必须加入大量的稀释水。但近年来对市民粪尿处理设施要求严格,不仅处理后的水须满足规定的排放标准(BOD30mg/L、SS70mg/L、大肠菌群3000个/mL),还要进一步降低BOD、SS、N、P及色度。为此,为减轻后阶段深度处理的负担,要求在处理的前阶段达到脱氮的目的,即在生物处理阶段采用不稀释或少量稀释的高负荷脱氮处理法。由于高负荷运转,生物浓度高,用常规重力式沉淀池从事固液分离效果不佳。为克服这个困难,采用了膜分离技术。

        应用实例

        日本山梨县用膜对粪尿处理取得良好效果。该设施处理能力40m3/d(粪尿28m3/d、净化槽污泥12m3/d),于1989年1月开始使用。粪尿(包括净化槽污泥)首先进入沉砂罐,以筛网机除渣,再用离心分离机将其中的纤维物质去除,然后将余下粪尿贮在罐中。接着再流入生物反应罐。生物反应罐为有3h周期的半间歇性设施,粪尿周期流入,由于反应罐控制空气进入量,罐内溶解氧得到抑制,能够有效地将有机物去除,并有效地硝化、脱氮。

        然后将此生物处理液加到超滤膜(第一段)内,使固液分离。由于离心分离后不能完全将粪尿中纤维除去,以致留在管件内,易于堵塞管子入口。因此,要在该设施的生物处理罐和超滤膜装置之间设筛分设备,把纤维彻底除去。尤其是为了除磷和除色,需投加凝聚剂,用超滤膜(第二段)使絮体分离。最后处理水通过活性炭过滤,以氯剂消毒后排放。 表1所示为膜的材质和操作条件。表2所示为各处理程序的水质。

        表1 膜的材质及操作条件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膜型

内压

内压

膜材质

聚烯

聚磺

分子量

20000

100000

膜根数(1系列)

24

12

膜面积(m2

55.2

27.6

膜面流速(m/s

3.0

1.5

入口压力(Pa

402072.65

78453.2

出口压力(Pa

78453.2

19613.3

温度(

29.39

26.37

SS(kg/m3)

19.26

5-8

        表2 各处理程序的水质

处理程序

PH

SS

BOD

COD

TN

TP

Cl

离心分离后

7.6

6700

5300

4700

2500

220

1900

第一段膜滤过水

7.1

-

2.6

330

29

0.5

1400

第二段膜滤过水

4.6

-

1

70

13

0.1

2000

活性炭滤过水

5.0

-

1

1

3.0

0.1

1800

 

第一段和第二段分2个系统设置。第二段膜装置的一部分外壁透明,可从外面进行观察,如达排放标准,可不用活性炭处理。用氧化铁做凝聚剂对磷、有色胶体氧化,凝聚体会腐蚀配水管道。分离凝聚絮体的膜(第二段)比用分离生物反应混合液的膜(第一段)透过流速多一倍,膜内壁或表面污染快。在本处理设施中,第一段膜的洗净药剂为200mg/L次氯酸钠,1~2个月冲洗一次。第二段膜的洗净药剂为500mg/L溴酸,2周冲洗一次。膜装置已运行2年没换过膜,并全部设于室内,外面看不到粪尿处理混合液,比以往设施清洁。处理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膜技术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