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生物除铬(Ⅵ)效果及机理探讨

生物除铬(Ⅵ)效果及机理探讨

文件大小:0.17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03-22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铬(Ⅵ)  废水  厌氧  生物滤床  生物除铬  
【摘要】以特定污泥挂膜的自制厌氧生物滤床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铬(Ⅵ)能力。恒流泵最佳流量为47mL/min,外加碳源使废水COD约140mg/L,铬(Ⅵ)的浓度由60mg/L,左右降到0.5mg/L,以下(一级排放标准),需要4h,而对照组(未加碳源)需要14h。铬(Ⅵ)浓度由64.66mg/L,提高到75.53mg/L时,对系统负面影响甚微,提高到95.47mg/L,时,系统出水达标所需时间延长到7.5h。添加微量金属离子与未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情况相比,处理效率提高21.26%。分析试验表明:铬(Ⅵ)的去除途径可能是由生物还原作用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积于微生物表面。
【部分正文预览】

目前,含铬(Ⅵ)废水的治理主要采用物化法,如离子交换树脂法、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及电化学法等,但当重金属浓度在1~100mg/L时,采用这些方法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同时容易受到碱土金属影响,选择性差,经化学法处理后的上清液容易出现铬(Ⅵ)浓度的超标反弹,而且化学沉淀产生的大量污泥可能
会造成二次污染。

铬(Ⅵ)相关论文
废水相关论文
厌氧相关论文
生物滤床相关论文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