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文件大小:0.49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3-08-30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有机污染源  识别技术体系  单体同位素  溶质运移模型  污染场地  
【摘要】地下水有机污染点多面广、污染源不清、治理难度大,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威胁,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关键.
【部分正文预览】

摘要:
地下水有机污染点多面广、污染源不清、治理难度大,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威胁,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关键.以典型污染场地为例开展有机污染源辨识研究,建立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源的识别.在掌握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大量地下水分析化验数据中,确定污染场地特征污染物为四氯化碳,建立污染场地溶质运移模型,并结合单体同位素技术,通过模型反演和同位素溯源,确定了典型场地有机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现状,并对识别出的潜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辨识出的两个历史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浓度分布结果可靠,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正文:

随着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有机污染日益突出,已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根据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资料,我国城市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检出率高达48.42%,全国各地地下水有机物检出情况基本类似,检出率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主要为氯仿、四氯乙烯、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超标组分包括四氯化碳、苯、氯仿、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等[1]. 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存在有机污染,特别是污染严重区位于大型水源地范围内,致使水源地内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有机污染威胁; 太湖流域浅层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率较高,大部分高浓度点位于工业区内,浅部地下水有机污染程度相对较重、深部地下水较轻; 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物检出率为84. 2%,检出率较高的组分为氯仿、甲苯、四氯乙烯等,超标的组分为四氯化碳、苯并[a]芘、挥发性酚类,在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的城镇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检出率相对较高[4]. 深层地下水和岩溶地下水中也检测出有机污染物,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氯代烃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检出点分布于大中型企业附近[5].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遭受有机污染威胁.

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点多面广、污染源不清、治理难度大的特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威胁,是地下水有机污染控制的关键.但是,对于历史时期形成的地下水有机污染,尤其是历史存在的分散式工业污染源,由于技术革新,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因厂址变迁、土地利用变化等,难以确定确切的污染源位置,为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为解决污染源识别这一难题,本文以北方典型城市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为例,开展源辨识技术研究,构建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框架体系,利用单体同位素技术和地下水数值模拟反演相结合的手段,在场地调查、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污染方式、进入地下水的途径及其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和野外调查多次验证,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源的时空分布,以期为该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