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论文 >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养分流失特征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养分流失特征

文件大小:1.08MB格式:pdf发布时间:2014-07-29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氮磷流失  养分流失  
【摘要】本文以兰陵溪小流域的一个封闭式集水区为研究对象,监测集水区尺度典型降雨条件下氮磷流失的过程和负荷,比较不同养分流失途径。
【部分正文预览】

面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1]. 国内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流失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养分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2 ~ 4]. 部分研究者认为养分流失与土地利用/植物覆盖等景观格局关系密切,不同尺度间养分流失特征间的差异直接导致治理方式的差别[5,6]. 以封闭的集水区为单元进行面源污染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7 ~ 12],国内外学者通过数学模型对不同景观格局流域的养分流失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13 ~ 15],由于尺度大小、气候特征、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差别,各模型在推广利用过程中的精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流域尺度的野外实地监测是面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工作量较大,但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同时能为数学模型参数的修订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对模型的推广利用也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论文

打印本页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