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解决方案 > 簸箕李灌区干级渠道水量损失计算方法

簸箕李灌区干级渠道水量损失计算方法

文件大小:0.13MB 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4-02-16 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 干级渠道  损失测定方法  
【摘要】 簸箕李灌区的干级渠道作为输配两用渠道,其过流时间较长,流量较大,水量损失亦较大。以干渠传统水量损失测定方法为基础,对这种实践中的算法予以评估并提出新的测算办法。
【部分正文预览】

簸箕李灌区地处国家重点开发的黄河三角洲地区, 灌区内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阳光充足, 适宜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由于灌区长期缺乏投入, 水费征收不到位, 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尽完善, 管理粗放,灌水技术落后, 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 加上渠道防渗率低、土地不平整, 水在输送和利用过程中损失较多, 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162, 这必将加剧灌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灌区主要骨干工程有: 渠首引黄闸2 座, 引水能力分别为100m3/ s、50m3/ s; 总干渠1 条, 长38km; 干渠2 条, 分别长2815 km 和66 km; 支渠144 条, 总长92715km; 渠系建筑物1364 座。
 
目前, 灌区正在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需要尽可能准确地评价灌区渠道输水性能与运行特性, 利用工程措施改善用水管理状况、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需要研究灌区干级渠道的水量损失计算方法, 而后进一步综合计算出各级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 以指导节水灌溉和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的健康发展。

暂无评论信息


打印本页
相关方案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