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工业网 > 案例 > 统计方法在污染场地修复验收评估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污染场地修复验收评估中的应用

文件大小:0.73MB 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6-09-02 浏览次数:
更多
【中文关键词】 场地修复  土壤样品  
【摘要】 为合理评估污染场地修复验收结果,运用2种统计学方法———平行样t检验和UCL(置信上限) 评估方法,对修复案例场地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部分正文预览】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为了发展经济、改善城市环境,许多老工业企业陆续搬出市区,大量原有工业用地置换成城市建设用地. 今后20 年我国城市化速度为每年0. 8% ~ 2. 0%,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将有90 × 104 ~ 200 × 104 km2 的土地经历城市化改造[1]. 目前,北京、上海、重庆以及大连等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批污染企业逐步搬迁,在城市中心遗留一批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地[2]. 为保障

人体健康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建设活动,防止场地性质变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必须对污染场地进行全过程环境管理[3],包括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以及修复验收[4],其中修复验收是确定场地能否进行
开发的关键步骤[5]. 在修复验收中,除进行严密的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之外,更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以确定场地污染物是否达到修复效果,避免过度修复. 因此,修复效果的检验和评估是修复
验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已开展的修复验收工作中,常采用逐一对比方法,即将污染物检测结果与修复目标值逐个对比,若检测结果小于修复目标值,则认为场地达到修复目标; 若检测结果大于修复目标值,则认为场地未达到修复目标,需进行进一步修复. 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验收检测结果较高,有可能是采样区域确实仍然存在污染( 本质不同) ,也有可能是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误差所致,而逐一对比方法忽略了后者的影响,扩大了未达标点的影响. 因此,将检测值与修复目标进行比较时,如何区分与判断样本间差异是采样与分析误差造成的,还是由本质不同引起的,是目前修复验收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目前污染场地验收一般要求所有检测结果均小于修复目标.实际上,随着样品数量的增加,出现不达标样品的概率将增加. 受成本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实际修复验收中,采样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全部抽样样品都达标也不能保证场地内土壤均能达标[6]. 因此,通过有限采样的方法进行修复验收,实质上仍属于概率统计问题.

暂无评论信息



相关案例
查看中国水工业所有信息     行业新闻 - 市场动态 - 企业动态 - 厂商 - 产品 - 招标 - 论文 - 案例 - 方案 - 图纸 - 软件 - 课件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市场研究 - 会展 - 招聘 - 图书